时光荏苒,等到九月初。

    一艘足有三层的高大楼船缓缓地行驶在梓河上。

    此为九黎船,是李子木从内帑里掏钱购买的。

    内帑也被称为皇帑,是指皇帝、皇室的私财、私产。

    随着九黎城货币政策的推行,各项制度也开始进一步完善。

    细分下来,总共分为三项,既皇产、官产和私产。

    皇产只是民间的戏称,特指那些被李子木“霸占”的产业。

    主要包含了货币铸造工坊、医学院、装备学院、船舶学院、百草园以及整整一万亩的“皇田”,当初用内帑购买,实际上就是走个账,相当于左右手来回倒腾。

    而官产则是以各种生活、生产类的打造工坊为主,比如纺织机、琉璃灯、浣洗机、七轮扇、瓷器、漆器等等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整整一千平方公里的官田。

    至于最后的私产,那就更加五花八门了。

    小到吃的粮食,大到房子、土地,应有尽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