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祯拿过来后,仔细瞧了瞧,当真是觉得宋煊写的好。

    那应天书院当真是出贤才啊。

    幸亏晏相公慧眼识英才,没有任由那窦臭胡作非为。

    尽管如今是他母后主政,但赵祯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自己亲政。

    故而每次朝会他都认真听着,并且努力理解其余人话里的真正意思。

    赵祯晓得这些宰相们,并不是如曹利用那般把心里话全都直愣愣的说出来。

    就算是曹利用说话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。

    当皇帝,在赵祯看来,其实蛮有意思的,尤其是坐在这里,瞧着下面的人,他们都各有各的打算。

    赵祯随即又暗暗有些担忧,这个叫宋煊的年轻学子,可千万不要像柳三变一样,只懂得写诗词,并不善于科举。

    可就在赵祯思考的时候,他便听到吕夷简道:

    “官家,这宋煊倒不像是个死读书的,他写的策论倒是有几分意思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的话让精神放松的几个相爷都望向他。

    这宋煊到底是谁啊?

    莫不是你吕家的人!

    连本想置身事外的瘿相王钦若都看了吕夷简一眼。

    但是吕夷简并没有与他对视,而是把策论顺手递给身边的王曾,让他瞧一瞧。

    王曾看完后,顿感惊奇之色。

    宋煊这个少年郎当真是好胆,在试卷里写主考官过于理想天真,世间安得两全法?

    从这篇策论里也间接证明了那些诗词是宋煊自己个写的,否则文章里也不会出现不少未曾见识过的妙句。

    李德明在十多年前就追封他爹为皇帝,自己又大败辽国,兵锋正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