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州今年的冬天格外冷,寻常不落雪,便是有雪,也不过是夹在雨里,或是飞上那么几片,全不似今年竟下了一天一夜。

    穆裴轩随意应了声。

    段临舟说:“我记得小郡王去过京城,听人说,京城常有雪下。”

    穆裴轩道:“比瑞州多,”他想了想,又补充道,“也比瑞州冷。”

    段临舟笑了一下,“早些年我倒是也去过几回京师,我还记得京里有个酒楼,叫蓬莱春,他们家专酿的酒也叫这个名字,入口绵长,回味无穷。”

    穆裴轩说:“康乐坊那家?”

    段临舟点头道: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穆裴轩:“那酒是不错,我去过几回,不过离京时听说经营不善,酒楼已经关了。”

    段临舟笑道:“他们家原就是卖酒的,后来那东家眼热酒楼生意好,也想做酒楼,不过酒楼的经营和酒坊可不一样,赔了不少钱,还将酒楼也搭了进去。”

    穆裴轩恍然,他瞧了眼段临舟病骨支离的身子,说:“瑞州离京师千里之遥。”

    段临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,莞尔一笑,突然掩着咳了好几声,他一咳,肩膀颤动,整个人都仿佛要倒下似的,看得穆裴轩心头跳了跳。过了几息,段临舟才缓过来,苍白脸颊浮现了不正常的红晕,眼里也咳得泛了层水色,无端的,多了几分脆弱。

    段临舟喘了口气,才哑声道:“我这病,是自三年前开始的,早些年我也曾北上京师,南下儋耳,走过不少地方。”他又笑了笑,说,“小郡王应该听说过,我们段家原是做的香料生意,只到了我手上,我弄了支商队,天南海北的倒卖些货物,才慢慢发了家。”

    做香料生意的段家无人问津,段氏真正成为瑞州乃至于岭南首屈一指的富商,却是从段临舟开始的。

    穆裴轩看着段临舟,猛地想起今年段临舟也不过二十又八,尚未至而立,却已经行商十余载了。

    穆裴轩抿了抿嘴唇,突然问道:“今日回门,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早?”

    段临舟看了穆裴轩一眼。

    穆裴轩问出口,又有点儿懊恼。

    段临舟想了想,道:“我是庶出,母亲已经亡故,我和大娘——并不亲厚。”

    他看着穆裴轩,语气温和道:“郡王不必挂怀回门一事,大娘虽不待见我,可我到底是郡王妃,即便郡王公务繁忙不曾亲至,她也不会怠慢于我。”

    穆裴轩:“……”